先秦时钱姓表现不明朗。秦汉时期,钱姓在江苏徐州一带静静地发展起来,三国时,钱姓已经遍布江苏、浙江和安徽。晋朝时,江西成为钱姓的另一重要基地。唐朝之前,钱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和长江南北。钱姓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唐宋之际,钱镠在临安称帝,即在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吴越国,传五主,割据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达86年,钱镠的子孙分封到各地,子孙很快在江浙地区繁衍。尤其是吴越国平稳地降宋,不仅使钱姓子孙免遭战争屠杀,而且钱姓人士可以入仕宋朝,尤其在南宋时期,其人口在东南地区快速增加。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足以证明钱姓的影响和社会地位。不久,钱姓进入闽粤地区,清初涉足台湾。
宋朝时期,钱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排在第四十九位。浙江为钱姓第一大省,约占钱姓总人口的24%,占浙江总人口的1.5%。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钱姓占钱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安徽、江西、陕西,这五省集中了钱姓总人口的33%。形成了鲁浙苏东南沿海钱姓密集区以及沿长江的江北钱姓重要分布区。
明朝时期,钱姓大约有5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为明朝第三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余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钱姓人口的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浙江仍为钱姓第一大省,约占钱姓总人口的42%。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这三省钱姓大约占钱姓总人口的80%。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600余年,钱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江浙赣钱姓人口聚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