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和平大田周氏家谱考查记
中国是从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名称,数千年以来,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国号,历史上称为朝代,历经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其中夏、商、周是衔接的,称为三代,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先秦。中国五千年文明,就是不同血缘姓氏的宗族繁衍生息、朝代更替史。本文以 零陵大田周氏家谱考察为主线,带你走进源远流长的周氏文化,呈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感受中国历史的神奇与壮观。
一、 周氏渊源、总世系
从《春秋》《左传》到《史记》等“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形成二十五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详细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把中国古代“四书五经”等所有图书汇编成《四库全书》,这些历史宝库,为考察周氏源流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
中国五千年文明要从黄帝算起。黄帝,名轩辕,姓姬。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姬姓是名副其实的“百姓之祖”,其子孙分化出很多姓氏,其中就有周氏。
(一)周氏源流考
扫描自黄帝以来的帝王世系,可列出先周谱系共19世:黄帝(姬轩辕)-1世玄嚣-2世蟜极-3世帝喾-4世后稷-5世不窋-6世鞠-7世公刘-8世庆节-9世皇仆-10世差弗-11世-毁隃-12世公非-13世高圉-14世亚圉-15世公叔祖类-16世古公亶父-17世季历-18世周文王(姬昌)-19世周武王(姬发)(参考《史记》中的《三代世系表》)。
翻开族谱,映入眼帘的是谱序。从四川达州周亮家谱谱序看,记载周氏迁徙路线图,周原→汝南郡→江西填湖广→永州府→湖广填四川→达州。我来到陕西省宝鸡市歧山县周原遗址考查,据记载这里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当年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迁徙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在甲骨文中,周从“田",象田野,最初的含义是普遍。古公迁岐的历史意义在于,崛起于周原的周族,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周姓宗祠里有“岐山启姓,绛邑封侯”之通用联,给了我启迪。
周文王收百子而赐以百姓,故有今日百家姓!
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号为华夏,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边部落(蛮夷)。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礼治时代,这一时期的礼仪文明,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大气磅礴的周王朝诸候林立,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九曲中下游,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当时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称夏,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到周文王的第十三代周平王(姬宜臼)时,迁都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三家分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最为动荡的年代。周平王少子烈(周平王的小儿子姬烈)传至第十八代姬邕,周被秦灭,姬邕因失侯而改以国姓,更姓为周,姬邕叫周邕。从此,周平王的后裔以原国号为氏,这才开始姓周,周邕为周氏一世祖。
先秦时期,姓和氏有严格区分,姓是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一个姓可以衍生出多个氏。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汉朝时期-姓氏合二为一,以氏为姓。华夏部落吸收了蛮夷,汉民族开始形成,华夏称汉族。
按历史逻辑顺序发展,从周族始祖后稷→立国启姓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承国授氏始祖周文王→受氏得姓始祖姬烈→开基始祖周邕,经过了四百多年的过渡期,周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氏。汉高祖刘邦广封诸侯,周邕的孙子周仁继任汝坟侯,汝南现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县。三国魏沿袭前制,汝南城当时是临近郡治的一个大集镇和水陆码头。周氏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后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就汝南堂而言,不管是全国,还是河南,肯定只有一个汝南,绝不可能有两个汝南。为什么今天又有汝州汝南和驻马店汝南呢?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的不断变迁分割造成的。
一言以蔽之,从姬烈到周仁,即从东周到汉初五百多年,是汝南周氏的得姓、成姓开氏期;也有人认为,周仁以上列祖为姬姓,从周仁开始姓周。
作为周平王小儿子姬烈的后代,周仁生十子,迁徙于汝南郡安城县(今河南平舆南),以此得名。安城周氏自汉朝以来一脉相承,历时千载,成为周姓的主体。安城周氏的一支迁居今安徽省庐江,三国军事家周瑜自祖父周荣开始在此居住。周瑜之子周胤因言语触犯孙权被发配江西省庐陵郡,江东六郡之一,也就是今日江西吉安,后代便世居吉安吉水,成为今天江西吉水周氏大族。
(二)民族大迁徙与湖南周氏
春秋战国,湖南属楚国、荆州。《吕氏春秋》曰:南方为荆州,楚也。荆州等同于楚国的版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省。
西晋末年,皇族八王之乱及塞外五胡乱华,中原汉人离开洛阳城,沿洛阳—南阳—襄阳古道到达江汉平原,史称“衣冠南渡”,那时中原每六个人就有一个渡江避乱,一等的望族随皇室定居富庶的江浙,二、三等的只好继续往南跑。所谓'衣冠八族"入闽,说的大约就是这些客家人。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阀混战及北宋未年金兵南下,周氏大量迁至福建、广东;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元末明初,江西移民湖南达到高潮,江西吉安周氏迁徙湖南宝庆(邵阳)等地,湖南成为周氏第一大省。
“湖南氏族源流”一书整理近3000部湖南家谱,收集了湖南省共300多个姓氏、10000多个氏族近百万字的迁徙资料,依次著录各族始迁祖、迁徙时间与缘因、家谱纂修、人口、字派等内容。唐朝宰相周墀《家谱•序》连同其谱,为周氏保存了由汝坟侯周仁到“南迁始祖”周归仁血脉源流大统,开辟、构建了濂溪周氏千年谱史长河的上源:周仁-周勃-周亚夫-周艮-周谯-周灵-周琪-周嘉-周纡-周理-周机-周荣→周兴→周景→周异→周瑜→周胤→周泰→周光熙→周范→周柏→周达→周崇武→周坦→周昉→周征→周玢→周穆→周汾翁→周归仁。 江永县潇蒲镇三元宫(史称石梯头)康熙年间周氏族谱记载:自周太王启姓之始,历二十余世至秦人鼎赧王尽献三十六邑,子孙星散奔齐之青州,勃公佐汉迄十余世.......至荣公数百余年,传至归仁公。
但有的学者经考查,周汾翁(556-628),字青泉,隋行軍總管、骠騎將軍、會稽刺史。隋末汾翁避居袁州。葬廬陵烏東(江西)。生四子孟仁、仲仁、漢仁、舉仁。将周归仁杜撰为周汾翁之子,是江西泥田乌东谱周告根伪造的谱系,实际上周归仁是永城候周才卿之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记录帝室王族之外谱系的巨表:周灵起→周表→周才卿→周归仁。据记载,周才卿,隋朝为德、延二州刺史,封爵为永城敬侯。周才卿生周归仁、周怀义……周怀义→周基→周允元。故唐朝出了两位周氏宰相:其一周墀,其二周允元。
贵州周毅宗亲发文指出,当今周氏有两大名人先祖上承世系无法衔接的公案。一是理学鼻祖周敦颐,其濂溪故里于清光绪十三年修(1887)的谱上记载了宋朝欧阳修为该谱作的谱系源流。濂溪故里谱记载明朝多次修谱序中也没有提到周归仁是周才卿的儿子。现存濂溪故里谱世系开篇记载周归仁时没有记载其父亲,而是以第一世出现,并记载世居青州。江西庐陵乌东老谱记载有周敦颐家谱资料,湖南、四川一些谱书也记载了周归仁是周孟仁,是隋朝吴州总管周汾翁的大儿子。为慎重起见,笔者(周毅)编著的《中华周氏族史》在收录周敦颐支系时,也只按照濂溪故里谱记载,以周归仁为第一世祖,徙自青州,无上承世系,留待后世继续考证。第二就是周必大,史家或考谱学家最多也只能根据《四库全书》里面记载的周必大墓志铭等史料来书写其祖源。周必大先祖世系按照一些家谱记载,也只能详细到周日宣,即便有家谱记载到唐代监察御史周子谅,那周子谅之前世系也是个迷。
江西老表之说,不是空穴来风,湖南人基本上是江西移民。现所见湖南家谱中,有60 %以上的家谱都称始迁祖在宋、元、明之际来自江西,特别是元末明初江西移民潮。如湖南氏族源流记载祁东青山乡、大同乡周氏始祖周彦升,由江西泰和县鹅颈大坵迁衡阳南乡乐家塘。冷水滩普利桥李氏族谱,其始祖元末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鹅公大坵李家迁居祁阳,后迁普利桥。其他姓氏,如零陵区南津渡办事处牛鼻滩村邓氏始迁祖邓日福,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坵,元末兄弟三人徙永州,长孝公今祁阳茨木塘、长溪山皆其裔;次良公今祁阳秧田、花山皆其裔;三福公落业零陵牛鼻滩、仙人桥村。
现存大田家谱世系开篇记载周秀远时没有记载其父亲,而是以第一世出现,秀远公以前的世系不清楚,因此需要先从大范围内考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彻底弄清大田周氏家族的世系血统,笔者实地探访了道县楼田、江永上甘棠村、宁远大阳洞、零陵周家大院等周氏古村,还查阅了大量族谱资料,在家谱中发现历史,寻找薪火相传的家训家风。
(三)“一言堂”与“南迁始祖”周归仁
族群的划分一般是由宗到支,到派,最后才到族。郡望是最高的宗族标志、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郡望又称地望,是名门大族(汉末开始出现的门阀士族)所特有的标志其身份的籍贯。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周姓的郡望有19个之多,随着时代的推移,汝南郡或汝南堂就逐渐成为了周氏最早也是最大的郡望堂号,完全可以认为,今天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周氏郡望堂号,基本上都是在汝南郡的基础上繁衍、迁徙、演变而来的。
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与发展,一般以姓源发祥地和始祖的居住地为名,有的直接以先祖的祖籍地为堂号,有的以先祖的名著为堂号,如爱莲堂、细柳堂。细柳堂出自汉朝军事家周亚夫的细柳阅兵,爱莲堂出自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功高细柳,泽普爱莲。”,便是生动的诠释。
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查大田周氏族谱记载,堂号为“爱莲堂”。民国十八年(1929年)广西全州周氏修谱时,立“一言堂”,取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之意。
以周归仁为第一世的“一言堂”族谱记载,息国,讳归仁,讳名即是本名,古代书写祖先名字,不直接称呼祖先名字,故曰“讳”;归仁生子五:贵瑛、贵珠、贵琼、贵瑰、贵璋;查百度,周归仁,生于开皇(隋文帝杨坚)8年(公元581年),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仕隋魏博节度使,仕唐为襄阳刺史。军事征讨有功赐玉带封息国公。
周归仁的第四代周安时,生二子,长如鍉,次如锡。周如锡(673-757),字彦德,曾任广东高州府刺史,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被贬为道州司马,当时其兄长周如鍉为道州刺史,两人因厌恶朝廷阿谀奉承之风,索性归隐,迁徙定居于宁远大阳洞望岗周家屋地。
大阳洞村是宁远县四大村落之一,位于宁远县天堂镇西南7公里处,距宁远县城15公里。此地四面环山,远看像一个很大的洞,像太阳一样圆,便取名大阳洞;九疑河流经大阳洞盆地中间的河段称大阳溪,如锡公选址卜居于河边。据宁远县大阳洞岭脚村《周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周如锡殁后,葬于“望岗寨白鹤亮翅”;现存宁远县舜帝陵镇湾头村周氏宗祠内的《先祖墓碑记》标明“金紫光录大夫如锡公,葬望岗金鸡插翅形”,大阳溪、白鹤观、望岗寨这三个地名实际上是指同一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宁远县天堂镇大阳洞村,亦即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舜庙所在地。
如鍉生子六,如锡生子十八,因名字中均有一个“弘”字,合称“24弘”,唐朝天宝年间以宁远县大阳洞为中心,分脉到江永11弘,宁远4弘,道县2弘,恭城2弘,富川1弘,长沙1弘,韶州2弘,回山东青州1弘。自江永11弘在此定居立宅,取名上甘棠,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之一,周氏在此定居1240余年。上甘棠至今留有27方摩崖石刻,延绵唐宋元明清五朝,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称赞为“周氏石刻家谱”,永州周氏宗亲周宏义先生发出“族史神品,一图太极是甘棠”之感悟。
周归仁的第五代如锡进士第,授韶州曲江令,任道州刺史,终任所。传至十二世从远,迁道州营乐乡石塘桥,生子智强,智强生子周识、辅成。辅成世居道州濂溪,宋朝天禧元年(1017)在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永州道县清塘镇楼田村)生子周敦颐。周归仁到周敦颐的血脉源流为:周归仁→周贵珠→周文颖→周安时→周如锡→周弘谦→周崇昌→周寓→周惟简→周镶→周彦朴→周虞宾→周从远→周智强→周辅成→周敦颐(属“24弘”弘谦十一世)。弘谦,生于唐玄宗开元四年,官至朝奉郞。
综上所述,永城一派传到息国公(周归仁)时张扬扩大声望,接着出现“二十四才子”,奋飞在云霄,流光在虹霞,他们先后当官,使我族异代同荣。以周归仁为始祖的后裔繁衍为舂陵周氏。秦代在今宁远东北置舂陵,据其境内舂溪取名,设舂陵乡,是为建县之始。后舂陵古郡为东汉皇帝光武帝刘秀祖先发迹地,唐、宋年间为道州,有“舂陵古之道州也”之语。解放后成为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镇。
舂陵周氏始迁立族祖为周如鍉、周如锡两兄弟即“24弘”。如锡传至从远,分迁营道濂溪,从远三传至敦颐,转籍江州濂溪。濂溪公二子:周寿、周焘的后裔分别发祥于两处濂溪,美称“濂溪周氏”,因此,“舂陵周氏”是“濂溪周氏”的近派上宗。
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社下村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社下周氏源自始祖归仁公,(隋)山东青州益都人氏,魏博节度使、息国公,湖北襄阳为官,葬襄阳城外二十里,生子五:二世祖:贵珠三世祖:文颖四世祖:安时均葬于湖北。五世祖:南迁始祖如鍉公道州司马、生子六:如锡公征南大元帅、平定六州、因忤旨贬为道州刺史、生子十八,合称二十四弘(宏)、二十四弘均为文、武进士,如鍉公、如锡公兄弟居住宁远大阳洞,二十四弘分散四处为官、弘谦公居道州.宁远大阳洞如锡公墓,六世祖:弘谦公.如鍉公葬于永明清凉台.
周姓宗祠有“岐山启姓,濂水分源”之说,足见周敦颐在周氏中影响深远。周敦颐集儒、道、佛家于一体,创立了理学,为宋、元、明时期治国理政主流思想,1072年定居于江西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1073年病逝于此,葬于今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莲花乡东城村周家湾,数百年后其后人又回永州。
走进零陵周家大院,探寻晚清名臣遗迹。位于富家桥镇干岩头村的周家大院,相传是“八仙飘海”中何仙姑的故里(撤乡并镇前叫何仙观乡),因出“明清两朝四进士”(周希圣、周圭、周道、周崇傅)而闻名于世。晚清名臣周崇傅在《初修宗谱序》中记述零陵周家大院为周敦颐的后裔,是周敦颐次子周焘的第十六世孙周佐建起来的老院子。
周归仁第十八世信安,长子太志,明万历三十年生,逝于康熙十五年;信安次子太秀、三子太良兄北迁居灵川甘棠洲;太志次子登惠,顺治十三年(1656年)生,子国琳;十八世信实之子廷本移居全州小南门过渡尹家塘村。
以零陵大田周氏与黄田铺涧山周氏家谱为据的双牌六江洞家谱,齿录了周氏家族自唐以来的旧谱谱序,记载了自“南迁始祖”周归仁到周敦颐,再到周秀远的世系,与大田周氏同出一脉,均出自“24弘”。
周氏家族名声卓著、耳熟能详者当推三国周瑜及周敦颐、鲁迅、***几颗璀灿的军事、理学、文学、政治明星。鲁迅,浙江绍兴人,绍兴周氏是从道州周姓迁移过去的。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曾明确表示:“我相信,我们原籍是河南省驻马店的汝南县”;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回忆说:“和封建社会的其他名望家族一样,凡是晚上出行时,都要带上写着‘汝南周’的大灯笼……”。建国初,***曾调查证实他与鲁迅是同族。1952年的一天,当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到***西花厅做客时,***恭敬的对许广平说:“广平同志,排起辈分来,我应该叫你婶母哩。”1969年4月,***总理对鲁迅弟弟周建人副委员长说:“建老,我已经查过,你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你叔叔”。
永州周氏从周归仁到***,连绵49代,名人迭起,至今族人散居海内外,颇多才俊,周氏家族人才链现象,在中外人才史上当属罕见。
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的珠宝行业都姓周,例如周大福、周六福、周生生、周大生等。周大福为香港“四大家族”之一,与李嘉诚齐名。
(四)江西移民潮中的零陵周氏分布
永州(零陵)为南蛮之地,秦汉时期称零陵蛮夷,三国时称“蛮徭”,晋称“湘州蛮”。四川达州周亮家谱记载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证实了元末明初与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移民活动。民间流传“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等民谣,也给历史以充分注脚。
元末明初江西移民潮中的零陵周氏,有两种情况,一是奉旨,二是随军,有一批人随朱元璋打天下由江西迁徙而来,其中有周敦颐的十一世孙周仕德。周仕德于明初偕长子周日奇从江西调入永州,始居祁阳九牛坝;1505年,周仕德的四世孙周敬,也就是周敦颐的十五世孙,从祁阳迁零陵河西(造纸厂);1550年,明朝嘉靖年间,仕德公第6代周佐又从零陵河西迁徙今富家桥镇干岩头村;干岩头村是零陵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村民大都姓周,周佐三子周希圣官至户部尚书,周希圣7代孙周崇傅是清朝翰林学士,1904年建成周家大院。
零陵北区大樑园新修谱书认为是举仁公之后,即周汾翁后裔,始祖周景和(1318--1379),明朝随朱元璋打天下由江西携二子贵龙、贵虎到永州攻打陈友谅余部,朱元璋令其驻防永州,长子贵龙回籍,季子贵虎留居零陵北区大樑园(现冷水滩区杨村甸乡大力元村)。百度记载: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其死后仍有余部活动于湖南永州一带,景和受朱元璋之命带队到湖南永州攻打陈友谅余部,经过三年的战斗,剿灭其余部。后朱元璋令其驻防永州,任职指挥使(正三品),长子桂龙回朝复命后回镇永新。其与次子桂虎选胜永州大梁园(现大力元村),传数世衍为十三大房,长四房分柱栋梅柳,上六房分椿柏彬梁梓柱樟,中三房分桂柄松,目前其后裔散居永州市冷水滩区和东安县,部分后裔外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景和公去逝后追封为潺陵侯,葬于零祁分界岭。清宣统元年(1909)建总祠于东安花桥。1925年十三房合修通谱。有的史料认为周景和是周仕德长子周日奇之子,系周敦颐之后,属“24弘”。
元末明初江西移民潮中,周氏遍布零陵各地,如今珠山镇周塘村,周姓始居境内塘边,故名。在水口山镇,有排头边村周家;在大庆坪乡,有周家山村,村居山冲,周姓始居,故名。石岩头镇周家村(古里周家),相传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四川达州周亮家谱记载,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7年)始祖周芳、周进由江西移居湖广永州府零陵县大团里崎山岭。
二、 大田周氏700年
零陵本地音称代田为大田,代田代三村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后又分脉至金家山村、古里周家,总称大田。大田周氏习惯上分代田周家与古里周家两支,绵延22代,历经沧桑。由于年代久远,旧社会连年战争,兵荒马乱,家谱失传,世系考察只能按年代推算;大约700年,与元末明初江西移民潮这个时期相吻合,应了那句“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俗语。在元未明初至今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田周氏经历了怎样的世系繁衍、人口与居地变迁?
追本溯源,应该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不能认错祖宗。因此,对大田周氏的考察是探寻最亲近的祖先。按古制辈份,祖宗10代由远及近为: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以磨头湾为例,太祖的三个儿子继高、继柳、继梅所形成的后裔是我们脉系较近的三个家族;鼻祖的二个儿子则形成整个磨头湾村的二大宗族;由此上溯到始迁祖周秀远,其三子后裔构成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三大支派。
(一)“三家村”与“鹅公大坵”考
在距古城零陵51公里,有一湘南边镇石岩头镇,一派江南水乡风光。沿石期河而下有三自然村——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在地形上恰好鼎足而三,大体上成一个三角形,故有“代田代三村”之说,也有口传为“三丘田”的。代田,古时将一亩地分为三份的意思,有“一亩三分地”之说。自明朝“周秀远从江西吉安鹅公大丘移居湖广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田中间”,从此开荒造田,风生水起,其后代搬迁山脚底、磨头湾,合称代田,后又从山脚底搬迁金家山村、古里周家村,总称大田。
空中俯瞰,从古里周家、金家山、山脚底、田中间到磨头湾,河畔、田野、村舍,是一幅古朴的村庄图。炊烟,勾起无数游子心底的那份思念;家谱,永远的乡愁。石期河从大田潺潺细流,过珠山,注湘江,汇长江,入大海,不知要经过多少曲折,才能抵达无边的宽广。
田中间有一座祠庙,神圣家族的丰碑,其照墙上第二十四路的一块砖中嵌有“长命富贵”四字,万古流传。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场所,我国民间建造祠庙始于唐五代时期。明中叶以后,各地建祠之风大盛,祠堂林立,周氏总祠堂在广州,笔者到过龙归南村,据当地人介绍,建于明末清初,2002年被广州市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大田的祠堂大约在这时候建立,后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损毁。如今,残垣断壁,见证周氏家族不朽的灵魂。
根据老人们口口相传,始祖周秀远是从江西“鹅公大坵”移民而来。 众所周知,古人在没有老谱书的前提下,修谱只能根据口耳传说去寻根问祖、寻找资料,这样找来的资料就很难辨别真伪。口传也是历史,只是打折扣而已。口耳相传史实性即便打折扣,却也是历史。
湖南人很多家谱都自称来自鹅公大坵,“鹅公大坵”出现在许多由江西迁出的姓氏族牒里,很多姓氏家谱上都说是鹅公大坵来的,有的说鹅颈大坵或鹅掌大坵、鹅沟大坵,五花八门。各姓氏在修撰家谱时,因年代久远,尽管已记不清自己的根祖究竟始于江西何乡何村,但那个最初上路的“鹅公大坵”,却刻骨铭心,永远没有忘记。
因此,寻根问祖,追本溯源,很多人来到了江西,但在今天的江西地名中怎么也找不到鹅公大丘。很多人在修谱的时候,也遇到了“鹅公大丘”难题,一直没有解决。
为探索这一千古之谜,2017年11月,初冬如画,我踏上了原乡之旅。火车到达南昌,就看到流经南昌城的赣江,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然后坐汽车,从南昌出发,过厚田枢纽,沿沪昆高速公路朝吉安方向,经樟吉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过泰和互通,就到了泰和县内。泰和地处井冈山东麓,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泰和县周氏总祠,又名一本堂,总祠院内几亩是吉安地区周氏大宗祠,是泰和周氏周氏宗亲祭奠先祖圣地,纪念周氏名人先贤周矩、周必大、***等。但未找到鹅公大丘的具体地点。问当地人,与“鹅公”有关的地名有几处,其中有一“鹅公”自然村,现位于与吉水县相邻的永丰县龙冈乡龙冈村的小村庄。另有当地人说鹅颈大丘圳,其实也就是现在的泰和县中龙乡。中龙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东南部,呈巴掌形散布在距县城48公里的河谷盆地中,所以又称“鹅掌大丘”。仙槎河与仁善河丶宁溪河相汇后注入赣江,而所谓"太和圳上"和"十八都鹅颈大丘圳上"实为相距不到30公里远的二个自然村镇,均属泰和县内。但这里并不是周氏的祖住地,均没有周姓的记载。
那么,鹅公大坵究竟在哪里?42集电视连续剧《大槐树》给了我启发。随着剧情,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代,看到了祖先们大移民的情景。
“江西填湖广”是明朝大移民的一部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在位)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民族迁移行动,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只识弯弓射大雕”,元朝统治98年,元末战乱之后,黄河泛滥,蝗灾横行,战乱不断,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湖广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使人口均衡、发展经济,巩固明朝的统治,朱元璋采取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至永乐(明成祖朱棣在位),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移民。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古时人烟稀少,元末明初全国人口仅六千多万人,相当于今天湖南一个省的人口。朱元璋下达大迁徙诏书,由山西所有迁出的百姓,全部先到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内的这颗大槐树下集合,再由负责此事的官员进行分配。大槐树出于古驿道旁边,分配好的百姓,就可以随时出发。
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让我们深深铭记这段历史。
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启示,鹅公大坵可能是江西泰和县境内的山名,即离泰和县城不远,有一处古代移民集中地,与大槐树相似,鹅公大丘是泰和县境内的移民集中营,是江西移民集中出发地,“江西填湖广”时期迁湘人员的中转站。
(二) 周秀远先祖考
以周敦颐为第一世祖的广西兴安一言堂家谱记载:周敦颐生子二周寿、周焘,周焘生周縯,周縯生政卿,政卿生洵,字正雷,乾道八年(1172)生,配朱氏,生子五应高、应斗、应隆、应贵、应初;应斗,字志高,开禧三年(1207)生,配欧阳氏,生子一:周伯元。周伯元夫妇同生于绍定六年(1233年);而归仁公第九世周惟筒与唐丞相周墀于唐大中三年合修道县《濓溪周氏嫡派谱》记载,周应斗,字志高,庆元二年(1196年)生,宋朝大儒士,生子三,长子周仁孙,字伯元,生于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伯元生子三:宗文、宗武、宗诚;长子宗文,字尚德,宋咸淳元年(1265年)生,卒于1329年,娄底周氏称是尚德之后,据说因战乱,尚德逃至邵阳,后回道县,尚德之子迁涟源(娄底)。属于周氏另一支派,在这里不表。
一言堂记载,伯元生尚德、尚能、尚诚;尚德,南宋咸淳元年(1264年)生;尚德长子埙公,字德兴,大德元年(1297年)生。尚能,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生 ,葬故里将军卦;尚诚,宋咸淳八年(1272年)生,逝于元三年,葬故里龟形。尚诚长子得元,字善长,明洪武初(朱元璋在位),以行义闻于朝与德兴同被征召并辞归桑梓时称二杰仆龙阳石邸村开基立业。
德兴长子发森,明永乐年间来零陵涧山村居住。大田支系嫡派零陵区黄田铺镇名山里涧山《敦睦堂周氏族谱》记载,尚德生子德兴(1297—-1387年)。零陵区黄田铺镇名山里村涧山周氏为大房周德兴后裔。二房(家族中排行第二的一支)秀远居大田,三房得元居道县石邸邨。
道县濂溪家谱记载:宗文长子明经,讳埙,字伯和,大德元年(1297年)生;长子泰宝,次子泰定;三子泰享、四子泰贞、五子泰宇;泰宝生文裔、文渊、文傅。
娄底安化族谱记载,宗武,字仲庸,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生,当年元兵攻入福建,宋瑞宗和卫王逃到泉州)。宗武,元廪贡生,是在秀才中推荐的优秀人才。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此划界,宗武偕弟宗成徙居宝庆武冈,其兄宗文,留道州(道县)。安化一世祖为宗武长子,名清,字子廉,元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 年)出生于山东青州,明洪武24年(1391)葬于安化扶胜。
一言堂记载,尚能生子四:秀远、秀道、秀通、秀达(1350年生)。长子秀远,字永长,江西迁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地名大田,生殁年不详,葬于山脚底立碑。秀远生子三:达左、胜左、兴左,生殁年均不详;三子兴左,道号法兴,时称癸八郞,葬庙山里。
明朝于1368年建立, 周秀远大约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元、明之交,双方在永州展开长达17年之久的拉锯式战争。据零陵志概述,元军于至元十三年(1276)攻破永州后,视当地百姓为仇寇而大肆杀戮,迫使人口大量逃亡,其时出使安南副使陈孚行经永州曾赋诗哀叹:“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湖广填川的四川省简阳周晓斌家谱记载“自明朝周秀远移至湖南,落业于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大田寺居住……继因丁口繁衍,分作三宅:一名山脚底,一名田中间,一名磨头湾”。湖广填川的其他周氏宗亲,如四川简阳三星、平桥乡、仁寿县龚家坝等地家谱亦有同样的记载;追溯至此,周秀远为大田周氏始迁祖,不容置疑。
周秀远世系扑朔迷离。家谱记载,周秀远生三子达佐、胜佐、兴佐,达佐生周诚、周礼、周瑞、周贤,居田中间;胜佐、兴佐分居山脚底;胜左→志凤→义宗→寀(原籍全州万乡)→文成、文俊,文成→得贵,文俊生得材;得材生世福、世兴。
兴佐原配唐氏,未生子,继配唐氏,生子志龙(生殁年失考,葬朱家下手面竹子岭)→义显、义诚、义实;义显(配偶唐氏,葬韩家岭)→胜、庆、贵、俊;义诚→富、癸、荣、华;义实生子六→诚、缓、福、兰、京、选;缓→文祖→得传;诚→明→得伦;得传→世臣、世忠、世科;贵→文章→得云→世彦、世辛;富→文质→得霖→世高、世诚。
第八世为思字辈,查历史,周思侯(1600年—1644),字遇吉,为明朝山西总兵,明末指挥宁武大战,与李自成农民军决战于宁武关的巨大山口之间。遇吉殉难,宁武虽破,但李自成死将士七万余人。
明、清时期的乡村中国,到处是饥荒、水灾;零陵县志记载,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零陵大旱酿成巨灾,人食树皮,死尸载道;崇祯年间,零陵地震,大水成灾;清朝顺治三年,永州大旱,米价暴涨,十年九不收。
明末清初,重庆、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才有“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也为大田周氏入川带来了契机。
“湖广填四川”移民,一是奉旨入川,二是经商入蜀,三是求生存入蜀,穷走夷方。四川仁寿县龚家坝等地家谱记载:周秀远往下第10世正字辈周正鼎为入川始祖;适闻开垦四川之音,由楚地(指零陵)入川;康熙41年(1702年),周贵龙之七世孙周自浆随长子周国赞由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永泉乡东兴里东营坪现在叫接履桥镇接履桥村入川,族谱里记载的祖先思字辈叫周思祥,下来是廷字辈周廷告,周文元,周国兴和周自北。在族谱里明确记载了,有一些兄弟留在了当地,没有入川。
四川达州周亮家谱记载七世祖于康熙年间(1720年)5月从零陵入川。四川养马周氏家谱记载,周诚长孙永明这入川始祖,落业金堂玉河朱家场口;重庆壁山周志刚先祖于康熙年间1722年从永州府零陵县崇文乡崇文里入川至重庆,在永州零陵有继字辈周继祥、继康、继相、继章、继宣、继冥等宗亲。
通过民间传播的移民信息,在清初历史条件下的外省移民迁川活动中,活跃着一种专门以游说移民入川为职业的人,极力鼓吹“省易于度,一去人籍,便可富饶”。他们就是看准了身处偏远之地的农民,不谙外部世界情况,急于外迁求富的。他们又充当中转站的业务,包揽引路,送其人川,以达到捞取"包银"的目的。一户从零陵出发的移民家庭,前往四川途中的盘费开支,大体在一二百两银子之间。这些数目意味着,即将离开原乡的人们,必须罄其所有家产,才可能筹足这笔上路的盘资。族谱上,随处可见的是众多家族的迁川始祖,为了筹措盘费,变卖原乡家产的记载。
在移民辞家远徙之时,他们必然会考虑到,如果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故里,自己在异乡如何保持与祖先、与家族的联系等问题。于是,他们带上了通常是与家族、宗族相关联的族谱。
谱上记载,周秀远有6个支系在康熙年间入川,当时数千里的漫漫旅途上,后来族人居住分散、各支派各有所好,家谱失传,新签班次,或因传抄原因,字辈有变,字形字音也有变。我村族谱记载的字辈:秀、佐、周、文、得、世、廷、思、正、一、登、弘、继、述、昌、应、启、成、康、治;四川简阳周晓斌家谱字辈为“秀、佐、永、单、文、得、世、廷、思、正、一、登、弘、继、述、昌、应、启、豪、杰”
咸丰即位之时,面对清王朝“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咸丰六年(1856年)发生了震惊中国历史的第二次**战争,也就是这一年,大田重修家谱。民国十八年(1929年)广西全州周氏修谱时,就是依据1856年家谱。
周氏家谱,收藏了多少被遗忘的时光;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先祖们个个鲜活的身影。
(三)家族的分脉
俗话说,树大分杈,族大分家。康熙年间,正字辈周正玉过门给韩希禹做女婿,配韩氏,生子三,随韩姓,分别是韩继绍、韩继周、韩继筱;韩继周生子二韩周迁、韩周伯,系韩周两姓的组合。
大约清朝乾隆年间,韩继周从田中间搬迁至磨头湾,这是家族历史的转折,标志磨头湾宗族的开端;大田分支除磨头湾外,秀远公第十二代弘字辈弘祥则从山脚底迁移金家山,后还移居古里周家及大庆坪老黄冲、双牌六江洞、江华桥头铺与石塔井、广西兴安、全州马头岗,走向了天府之国、岭南大地。
综上所述,达佐后裔分布田中间、磨头湾、古里周家、江华桥头铺与石塔井、全州马头岗;胜左后裔分布山脚底、金家山、全州坝上、太平铺、石玉村、石山尾;兴左后裔分布山脚底、老黄冲、全州大田江、石木洞等。
旧时乡村地名,以傍水位置为通名,常见的有湾,指处在河曲部位的居民点,磨头湾因地处小河边而得名,村里有个古老的传说,一条磨子大的龙,跳起到坝上喝水,所以又叫磨龙湾,是一个地道的农村,是周秀远大房达佐后裔。韩继周生子二,长子韩周迁,次子韩周伯,分作二脉,构成整个村庄的家族,即整个村庄由韩纪周二子的后嗣组成,但也有个别后期从田中间搬迁来的,如周治超家族。作为自然地名,磨头湾村经过10代的生息繁衍,已形成一个100多户、500多人的村庄。
韩继周长子韩周迁,族谱上生卒年不详,葬于石桥头楠木巢;据考证,石桥头楠木巢位于今水口山镇江基头村,在磨头湾与白玉塘村之间;韩周迁配唐氏,生长子周韩振、次子周韩兴,恢复周氏。
进得村内,在村的东边,一座清代建筑,伫立数百年。这是一座砖木混合式建筑,仿效皇家建筑风格,吸收江南园林建筑精华,青砖碧瓦,无言地诉说着沧海桑田。据老叔周成宇介绍,这栋老宅是太祖周韩振一代所建,象征磨头湾村三大家族之一,是大田周氏的一分支。老宅——虽然仅仅一幢,却还能叫我们领略到此地祖祖辈辈生活的情状。
(五)家族近代史
1840年**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据推算,代田周氏昌字辈一代周昌阳、周昌寅等人出生于**战争前后,恰巧形成家族的近代史。家族的繁衍和发展,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绵延数百年家族史的里程碑。
几千年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农村、农业、农民(三农)构成社会和经济的主体。**战争,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维持下来。代田以小农经济、小手工业(打竹席)作为经济基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农村生活的诗,正是先祖时代的真实写照。
在今和平村一带,嗜酒之风源远流长,自祖辈起就孕育了本地的酒文化。酒席上,有许多规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他们把酒看成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周氏酿酒业至今仍是永州优秀企业品牌;秀远公从江西泰和带来的竹席手艺传了500年。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当时来自东南海上的**流毒猖獗,大田人吸食**成风,穷的人到烟馆里吸**,家里比较富的人则在自己的家里偷偷吸大烟。
《零陵县志》记载:1848年,全县大雨不止,成灾。至1850年,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不断,**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人民生活更加艰难困苦,于是发生了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1851年,洪秀全率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湖南,抵达零陵城外。适逢潇湘二水暴涨,湖南提督鲍起豹督重兵把守,太平军泅水强渡未成,便绕道而行,克道州、郴州,后进攻长沙,最后定都南京。先祖们述这辈得以避开了战火。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英国殖民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输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清政府政治、军事进一步腐败,广大人民负担沉重。
周氏家族应字辈一代人丁兴旺,如大田磨头湾村应铜、应镗、应金、应银、应钥、应铨、应权、应坤、应巽、应熊、应辉、应耀、应芝、应习、应甫、应旦、应会、应科、应澣等人的历史背景,就是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谱书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零陵周家大院周崇傅中秀才,出任县令,为大田宗祠堂授匾题词“长命富贵”四个大字。
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同年,曾祖周应澣出生;这一年,也是孙中山先生诞辰,正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起点。欧风美雨,西学东渐,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农村仍然是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阶级。但在经济上,农村听命于城市,小城镇听命于大城市的经济一体化浪潮初动。甲午战争前,村里有了洋火(火柴)、洋伞、洋车。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进口,所买的东西都要加个洋字,把外国流入的银币也称为洋钱。
宣统三年,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进入民国时代。,民国三年(1914),笔者祖母杨爱妹出生在一个叫雄板山的自然村(今水口山镇禾木山村),共7姐妹,大姐杨金妹(1909年生)嫁于今珠山镇马迹岭村。相传昔日竹山马在此吃竹叶留有足迹,故称马迹岭。
1919年五四运动,近现代文明的传入,农村社会慢慢向近现代转型,村里有了私塾(学校),有了报纸。土地革命时期,乡村的农民运动兴起。1927年4月,村里有人参加零陵县万名农民进城,庆祝县农会成立。零陵县农民运动成为***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一个典型。
伴随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大田磨头湾村成字辈一代周成源、周成宗、周成琼、周成宇、周成增等人先后出生,他们均出生于抗日战争前后,即1934年至1945年间;旧社会有“抓兵”即强抓农民服兵役,国民党借着抗日的招牌抓壮丁。
1944年9月,日本侵占零陵。这时期村里人叫“走日本”。走日本那年,1945年6月,日本兵进大田村,进行“扫荡”,村民纷纷逃离家园;村里的一支地主武装从事抵抗活动,成立自卫队,田中间周哲为三乡抗日自卫队长,至今流传在购买枪支途中被日军当众焚烧而牺牲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54师过零陵,该师原为陈诚的嫡系部队,第八旅长周文韬与自卫队长堂祖父周启文的宗亲关系,周启文随军到广西。原谱记载,周启文迁徙广西,葬于龙胜。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解放军四野40军120师与湘南游击队解放零陵,南下工作团接管县政权后,向广西、海南挺进。零陵县人民政府成立,书记张克,县长刘新国。由于零陵县委书记、县长人选在南下途中的河南新郑县就已确定,所以后来10多年历任中共零陵县委书记张克、宁生、王守生、赵文波、何守忠、杨文正,都是南下干部中的河北人;笔者曾祖周应澣一直生活到了新中国成立,直到1950年12月去世,享年84岁。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在农村开展了一场空前的土地改革运动;土改从斗地主到划阶级成分,将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的阶级。大田村土改时人均土地1、5亩,户主拥有土地是这个数目的就定为中农,比中农土地略少的定为下中农。人均土地很少的就定为贫农。一丁点儿土地也没有,全靠做长工渡日的就定为雇农,直到1979年中央为地主摘帽。
1951年,火烧零陵,引发历时一年多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在零陵的残留势力,清查行动延伸到了大田,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从1951至1956年,大田各村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村里有了生产合作社,大队有了供销合作社,乡政府有了信用合作社。
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大田周氏按血脉亲近关系,磨头湾自然村划为二、三生产队;山脚底为四、五、六生产队,大田家族50后如周康标、周水清、周义生、周康银及叔辈周成彪、周成虎、周成国、周成兴均出生于此时期,即1950年至1957年间;当年和平小学读书的老同学周建顺、周田玉、周连清、周顺友、周海河、周治超周春朝等60后,出生在“五风”时期,根据农业“六十条”,人民公社体制改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开始下放所有权,基本核算单位由大队下到生产队,恢复生产队“三权”、“四固定”。在定权发证中,大田各家族取得了房屋所有权用与一定自留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磨头湾明德、明清及山脚底周田山、周柏林等生于这个时代的70后们,在革新与吐旧间经历和成长;1976年,***逝世,文革结束,改革开放,60后成长的一代,风云际会,有的入学,有的当兵,大田周氏家族80后一代则在这个时期出生。
纵观大田三村宗族变迁,始迁祖周秀远的三子,形成山脚底、田中间、磨头湾三系;而韩继周生二子,构成整个磨头湾居民群体。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为中心,故旧谱没有将女性记载入谱;农村有一句老话:“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如果破除男尊女卑的惯例,把女性一支及夫婿的名字也记入家谱,将构成更加完整的家族体系。
三、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沿革
家谱上所记载的湖广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为何地?查阅百度,历史只记录到县一级;《零陵县志》记载:清初零陵县划为12乡、29里,后增加为49里,即有开善乡2里(隆庆里,庆源里),但作为行政区域存在并不长久,民国后消失,以后再也没有出现。零陵县丰乐乡乐善里九甲,就是今天的长塘;经大田周氏家族群众人考证和比对,认定与长塘毗邻的水口山,就是清朝时候的开善乡。水口山位于南岭山脉的柴君山麓之水,与境内梅溪河汇于对门山狭地,形成锁住水口之势,故名“水口山”,自明代起,沿用至今。
中国古代政权不下乡,即所谓“王权止于县政”,政权只延伸到县一级。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也为现代行政区划提供了历史参考。郡县制中,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因此,乡村完全靠“自治”。千百年来,农村靠的是孔孟之道与儒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作组织结构。自宋朝王安石变法,乡村推行保甲制,清朝保甲制有了大的发展。同治10年,由原来的保、甲二级变为牌、保、甲三级,10户为一牌,10牌为一甲,10甲为一保。县级行政机构称知县公署,基层称乡、里;代田隶属零陵县开善乡(水口山)隆庆里;民初,废弃保甲制度,知县改称知事(后改称县长)。1935年,国民党在全国农村推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零陵县编807个保、7979个甲,其负责人均为地主及代理人。 解放初,零陵沿用保甲制,全县29个乡镇、345个保、3569个甲;代田村与今水口山镇汪家村共一甲,与水口山镇马家湾共一个保;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乡的名称以地名命名,村以下设组,由甲改置而成;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磨头湾村按血脉亲近关系,划为二、三生产队,山脚底为四五六队,金家山为七八队。
和平村的前身是石岩头公社和平大队。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从1951年互助组,1954年初级社到1956年高级社;建立初级社的时候,当时有3个初级社,和平初级社是其中一个,建立高级社时得名和平;磨头湾叫和平高级社,先后隶属郭家乡、火湘桥乡;到1958年人民公社时,隶属超美公社(今珠山),1962年,隶属关系转为石岩头公社和平大队。
科举制自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多年,改变了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的状况。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明朝秀远公落业大田,周氏家族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有胜枚举。秀远公十八代孙周成琦、二十代孙周治鳞(群里的周青松)1996年合写的田中间谱序中记载:“历代科举之有名望者载入谱册,当代入大学者。如寸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也出现过乡绅阶层或经商迁居城市的人,一些在乡村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其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近代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乡绅的崛起,他们承担了"皇权不下县"时代基层的管理职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乡民利益。
大田周氏家谱【始迁祖:周秀远】——田中间、山脚底、磨头湾,金家山、古里周家。传承周氏家谱,让周氏历史文化之树常青,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周氏家族的历史长河映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大田周氏忠实记录了一个家族血脉的延续,传递着永不磨灭的香火,见证了中国历史沧桑与时代变迁,折射中华民族的壮丽辉煌。
(周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