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是清代胶州“四大家族”之一出了7个进士

2024-09-27 浏览次数 18

赵姓是胶州著名的大姓之一,不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名人辈出。明清以来,赵姓家族共考中进士7人;考中举人31人,其中武举人3人;贡生37人,以援例等方式,授九品以上官职者45人。

赵姓与法姓、杨姓、张姓,被称为清代胶州四大家族。这个家族中出过哪些著名人物?有剿灭刘六、刘七起义的赵从龙、有力大无穷的武举人赵逢恩,还有“国舅爷”赵涵吉。您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请看今天的《发现青岛》。

赵姓家族出了45个当官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作为《百家姓》里排第一的姓氏,赵姓人口全国排名第八,有2600万。

赵姓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还得看《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里的专业解答:“赵,起源于嬴姓,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那个姓,形成于西周时期。嬴姓的祖先叫伯益,伯益第13世孙里有一个叫造父的,专门为那位特别爱玩的周穆王赶马车。造父驾驶技术非常了得,史书记载,他曾经赶着八匹千里马驾的车,一天一夜走了两千里路。这当然是开玩笑,不可能的事。总之就是造父赶车速度非常快,并为此得到了周穆王的封赏。周穆王把造父封在赵城,就是今天山西省赵城县南部。于是,造父的子孙后代就姓赵了。到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灭亡时,赵姓就已经分布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了。三国时期,赵姓大规模南迁,宋朝建立后,赵成为国姓,人口开始飞速增长。宋以后,赵姓已经遍布全国。”

对胶州而言,赵姓更是个大姓。胶州在清代有赵、法、杨、张四大家族,据胶州市政协文史办主任、《胶州百家姓》作者石业华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赵姓家族共考中进士7人;举人31人,其中武举人3人;贡生37人,以援例、议叙、考授、从伍、世袭等方式,授九品以上官职者45人。其中,文职最高的是赵焘,官至广东粮储道(正三品);武职最高的是赵业隆,官至九江镇总兵官(正二品)。现代胶州赵姓除少数原始居民外,其祖先主要来自云南、小云南、河北、山西、四川、江苏、河北及山东等地。”

赵从龙剿灭刘六刘七起义

想知道胶州赵氏家族的事情,就得认识几位代表人物。第一位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赵从龙,胶州南乡六旺(原胶南)人,明朝地方官员。他是明宏治十一年(1498年)举人,先是做河南开封府水利通判,负责治理水患,成绩还不错。而他成名是因为剿灭刘六、刘七农民起义。

先来了解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这是明代中期爆发于北直隶(今河北地区)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起义的原因,张明福在《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里是这样说的: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宸)是同胞兄弟,河北文安县刘庄子村人。哥俩自幼习武,善骑射,尚侠义,骁悍过人。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大兴土木,扩建皇庄,掠夺人民土地,各地接连爆发起义。官府将兄弟俩招募到官府当差,让其协助擒捉“盗寇”。刘氏兄弟连破数案,深得官府赏识,得了不少朝廷赏赐。

大宦官刘谨的家人梁洪向他们勒索金银财物不成,便诬告他们也是强盗。刘谨偏信谗言,竟然调兵缉捕。刘六、刘七逃了,家却被官兵洗劫一空,房子被烧了,妻儿也被抓了,兄弟俩被逼得走投无路,揭竿而起。冲着他们的影响力,农民起义大军迅速扩大。

《胶州百家姓》中说:“正德七年(1512年),农民军攻打河南各府县,各级官吏惊慌失措,连失几座县城。同僚都佩服赵从龙的才能,推荐他负责军事,于是上司便让他负责剿灭起义军。赵从龙购良马、募乡勇,组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巡视黄河南北,致使农民军在河南的势力受到抑制,河南农民军一听是赵从龙的军队,都绕道而走。农民军大将裴昆率数万人据城对峙,官军久攻不下,赵从龙与官兵两面围城,又暗派人至城内离奸裴昆的心腹,导致内讧,裴昆也被俘遭杀害。”

后来,河南巡抚邓璋向皇帝奏报赵从龙的事迹,升迁湖广武昌府同知。赵从龙有文武才略,长期的为官生涯使他看清了官场的险恶,其才能不得伸展,于是寻了个借口告老还乡了。《山东通志》、《胶州志》均有传。

神童赵任被称“天下第三才子”

赵任,胶城栾家街人,六旺赵姓后裔。从小就被称为“神童”,七岁能作文章,九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16岁考中进士。这位“神童”到底有多传奇?胶州城曾经流传着好几个传说。

有一年,几位举人进京赶考路过胶州,这几个人趾高气扬,以为自己肯定能金榜题名。一位担柴的老者看到他们忍不住想笑,便要试试他们的才能,于是顺手把柴担一放,说:“此木为柴山山出。”谁能对出下联呢?几个举人嘀咕了好久,急得抓耳挠腮也想不出来。这时赵任跑了过来,老者问他:“你能对得出来吗?”赵任一听,马上回答:“因火成烟夕夕多。”老者拍手叫好,几位举人羞愧地离开了。这一年,赵任年仅4岁。

还有一件事,明万历年间,胶州学署召试童子。听说七岁的赵任是“神童”,知州便想考考他:“我出上联,你出下联,如何?”

赵任答:“好。”

知州说:“七岁小童,岂有登科大志?”

赵任答:“几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知州一听,脸涨得发紫。

知州说:“蜘蛛有网难落雀。”意思是,小小年纪能有多大能耐?

赵任答:“蚯蚓无鳞欲成龙。”意思是,自己虽年纪小,却有远大的理想。

这让知州初步见识了他的能耐,等到州考时,亲自命题《尧舜与人同耳》。知州本想难倒赵任,却没想到,赵任从小在爷爷教导下,“四书五经”早就铭记于心,下笔就来“二比云,尧眉八彩,尧之眉,与人不同,尧之耳,则与人同;舜目重瞳,舜之目不与人同,舜之耳则与人同。”知州看后连声称赞,当即定为第一名。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16岁的赵任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廷机(后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汤显祖(著名戏曲家、文学家,《牡丹亭》的作者)诸名臣为文友,名闻海内。明神宗御试群臣,赵任排名第三,被称为“天下第三才子”。

赵涵吉的干娘是慈禧太后的妈妈

前面两个人一个是高情商,一个是高智商,但他们加起来也比不过接下来这位赵涵吉,别看他自幼失去父母,从小要饭为生,但他却有个厉害的干妹妹和干娘。谁呢?干妹妹是慈禧太后,干娘是慈禧太后的母亲。

赵涵吉,字纯斋,清末胶州三官庙村人,六旺赵姓后裔。据说,一次赵涵吉去胶城要饭,拾了三只破靴子,就穿了一双,背着一只往家走,人们看了觉得好笑,就戏称他“赵三靴子”。久而久之,赵三靴子的外号叫出去,大名几乎被遗忘。

赵涵吉十二三岁时,一路讨饭到了北京城,又困又饿的他敲响了一个小货店的门,出来一位中年妇人,看他长得眉清目秀的可怜样,便心生怜悯,让他当了伙计。这位中年妇人是谁?未来慈禧太后的母亲,但那时慈禧太后还叫蓝儿。赵涵吉勤快能干,时间久了便当了人家的干儿子,蓝儿的干哥哥。

谁都没想到,这位蓝儿先被选为宫女,后来一步步成了慈禧太后,而赵涵吉也从曾经的赵三靴子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国舅爷”赵三爷。

要说这命运实在让人捉摸不透,赵涵吉为什么会有这么传奇性的改变?套用坊间的套路必是之前埋下的因,这个“因”被高祀祖写在了《赵涵吉还愿重修三官庙》一文中:“小涵吉,八九岁就雇给人家割草放牛。一天,干活累了他到庙前树下休息,看到小庙的三间草屋摇摇欲坠,三官老爷神像釉彩斑驳脱落,再想想自己可怜的身世,不觉潸然泪下,于是撮土为炉,插草为香,跪下拜了三拜,祈祷说:‘三官老爷,只要您保佑我有发财出头那一天,我赵涵吉定为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拜罢,起身而去。赵涵吉到北京后,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忽然得了重病,久治不愈。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在三官庙前发誓许的愿,第二天,忍着病疼带巨款与家人一起回到家乡,在纪家庙原址,重建了三官庙,并立了“永垂不朽”碑。”

当了“国舅爷”,整天上门求他办事的人不断,赵涵吉也不是那么好求的,除了一个人。据说,咸丰皇帝临终前,任命胶州人匡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遗嘱匡源与肃顺等人一起扶佐小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杀肃顺,发配匡源到边疆。匡源家人找到赵涵吉,在他的周旋下,匡源才被允许告老还乡。赵涵吉还特意捎信给山东巡抚,让他关照匡源,就这样,匡源才当上了济南尚志书院的院长,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武举人赵逢恩的大刀120斤重

赵氏家族中除了文人辈出,还出了个武举人赵逢恩。赵逢恩,胶州东乡大姜戈庄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武举人。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六,人们都称他为“赵六爷”。

石业华的《胶州百家姓》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清同治元年,赵逢恩和兄长子侄们一共六人赴济南参加乡试。赵家子弟个子不高,貌不出众,同住旅店的武秀才瞧不起他们,语言和行为上多有傲慢之意。正巧,他们住宿的房间门外有三块500斤重的大青石,赵逢恩便借题发挥,大声对侄子赵为君说:“为君,将此石搬走,看它在此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多不雅观!”赵为君应声而至,奋力将石抱走,扔在墙边。众秀才见状,暗暗吃惊,再也不敢小瞧他们。

侄子的力气这么大,赵逢恩更不可小觑。据说,他练武用的大刀重达120斤,力气更是大如牛。一天,有个人赶牛车拉着满满的货物回家,不小心车掉进了沟里,赶车人拿鞭子使劲抽打,牛使出了浑身力气车子也无法动弹 。赵逢恩看到了,把牛卸下来,自己抓住了牛套,大喝一声,车竟然出来了。赶车人看直了眼:“六爷,您的力气比牛都大!”

虽然考中了武举人,但赵逢恩淡泊功名,数年后辞官还乡,过着简单的生活。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编辑: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