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画像
赵国灭亡后,发源于山西的赵姓人开始向西北、南方等地分迁繁衍。其中一支在甘肃天水得到良好发展,天水赵氏成为秦汉到唐末五代时期最大的一个支派。仅仅在汉朝,天水赵氏中被封为侯爵的,就有10多人。唐朝时,赵姓人出了5个宰相,其中3个都是天水赵氏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涿郡赵氏人,以宋朝皇室为代表的涿郡赵氏,其影响力开始超过天水赵氏。
最早进入四川的赵姓人,有名可查的是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将领赵云。赵云为蜀汉政权打拼几十年,把家安在了四川,死后葬在大邑县,他的后裔也在四川生根繁衍。此后,不断有赵姓人入川,包括宋朝宗室的不少后裔。宋朝时,四川是赵姓人口第三大省份。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赵姓人入川,经过几百年繁衍,赵姓成为四川的大姓之一。
先秦时期 赵姓家族,瓜分晋国建立赵国
周幽王时期,造父的第7世孙叔带因不受周幽王待见,逃到晋国,受到晋国的重用,家族迅速昌盛壮大起来,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
晋献公16年(公元前661年),叔带后裔、晋国赵姓家族首领、晋国将军赵夙奉命讨伐霍国后,晋献公把耿地(今山西河津南)封赐给了赵夙。
赵夙死后,儿子赵共孟承袭家族首领之位。赵共孟死得早,儿子赵衰接过兴旺家族的重任。
在赵夙和赵衰的关系上,还存在争论。《左传》里说,赵夙是赵衰的哥哥,不是赵衰的爷爷;《史记索隐》认为,赵夙是赵衰的父亲,没有赵共孟这一代。
赵衰,也就是赵成子,辅佐晋文公重耳称霸的五贤士之一,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到了赵衰,赵姓家族才算是真正地进入了晋国的核心高层,成为贵族。
赵衰跟着公子重耳一起在外流浪多年,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后,把原地(今河南济源西北)赏赐给赵衰作为封地,并任命他为原大夫,后来成为执政。原地赵姓很快成为一大望族。
赵衰有4个儿子:赵盾、赵同、赵括、赵婴。赵衰去世后,赵盾接替执政,赵同承袭原大夫职位。赵盾,即赵宣子,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位居正卿,赵姓家族的地位和势力急剧提升和扩大起来。
赵盾提出了设立公族大夫的人事改革制度。他把赵括立为首席公族大夫,赵同、赵婴也位列大夫,赵家的权势在晋国得到迅速壮大。后世评价说,这是对晋国君权的一次致命攻击,为后来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赵盾死后,他唯一的儿子赵朔成为六卿之一。赵盾死后不久,赵姓家族发生了著名的“下宫之难”,导致赵姓家族横遭巨变,差点崩塌。赵同、赵括被杀,赵姓大宗被灭,由此衍伸出了著名的《赵氏孤儿》故事。
经赵鞅改革后,赵家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赵鞅儿子赵无恤又经过一番努力,形成了赵、韩、魏三大家族把持晋国的局面。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魏、韩、赵的诸侯地位,魏、韩、赵三家分晋,正式成为诸侯国,赵籍成为赵国开国国君。到赵迁(赵幽缪王)当政时,赵国国力已经衰败。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抓住赵迁。赵迁和妃嫔、侍从、大臣及部分宗室成员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深山里。赵迁终日郁郁寡欢,数年后病逝。西汉时,赵迁后裔从房陵迁到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县西南)。后来,涿郡分出河间郡,蠡吾划归给河间郡,所以涿郡赵氏又称河间赵氏。
赵迁被秦军抓住后,叔叔赵嘉带着几百宗族成员和大臣,逃到赵国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被拥立为代王(另有一种说法是秦王嬴政任命的,因为嬴政暂时还不想灭赵国)。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打代郡,抓住赵嘉,赵国彻底灭亡。部分贵族和平民不忘亡国之恨,以故国为姓,极大地增加了赵姓的人口。
赵嘉的儿子赵公辅被流放到天水(今甘肃通渭西北,汉朝称为陇西),赵公辅“振衰救亡者首在昌族”,赵姓家族得到长足发展,形成名门望族,是为天水赵氏。后来,嬴政把赵国在内的贵族迁移到关中,使赵姓人又在陕西得到繁衍。
秦汉时期 两广东北,相继出现赵姓身影
秦汉时期是赵姓人迁徙到各地的重要阶段。秦末,赵佗割据两广和越南北部,后代分布在两广和西南地区,赵佗成为岭南赵姓的始祖。
西汉时,赵姓进入辽宁西部,经河南进入安徽。东汉时,四川、江浙等地也出现了赵姓人。
汉武帝时期,有个名将叫赵充国。赵充国死后,与其他10个名臣的画像挂在未央宫麒麟阁中,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赵充国是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赵氏的开基始祖。
汉武帝时期有十大酷吏,其中有赵姓人赵禹。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赵姓人中又出了一个与赵禹类似的赵广汉。不过赵广汉的名声比赵禹好多了,是古代十大清官之一。如今的举报箱,就是赵广汉发明的。
西汉末年,有一支赵姓人迁徙到辽西郡,东北开始有了赵姓人的足迹。这支赵姓人,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族人。
中国的财神叫赵公明,但赵公明是什么年代的人、是哪里人,有着不同的说法:尧当政时期的琅琊人,商朝末期的武官,秦朝陕西终南山人等。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赵公明是东汉末期的四川人。赵公明原本是西蜀六大鬼国之一、位于青城山大面山烁罗鬼国的大巫师。张道陵入川,赵公明跟随他创立道教,主管库廪钱粮,负责巡山、守护丹坛。
赵公明羽化后,大面山改称为赵公山。现在,赵公山上还有赵公明得道的“一捆柴”,赵公明修真悟道的琼楼仙室洞,赵公明设坛驱邪、除瘴的古银杏,古祭台遗址等。
东汉末年,天水赵氏分出南阳赵氏,其开基始祖是赵岐。汉献帝东迁洛阳时,赵岐到荆州说服刘表,请刘表出钱出力修理宫殿。因年迈体衰,赵岐最后留在了荆州,直到去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 赵云后裔,落籍四川繁衍昌盛
东汉末期,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有个小伙子叫赵云。赵云身经百战,成为蜀汉政权五虎上将之一。建兴7年(229年),赵云去世,被追谥为顺平侯。赵云因为曾在大邑驻防,死后葬在大邑银屏山,如今赵云墓仍在。
赵云有两个儿子:赵统、赵广。赵统继承赵云的爵位,刘禅封他为虎贲中郎,督行领军。赵广被封为牙门将。姜维到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驻守时,赵广跟着去了沓中。263年,曹魏大军伐蜀,姜维撤兵,在疆川口与魏军大战失败,退守剑阁。在这个过程中,赵广为掩护大军撤退,力战而死。
蜀汉灭亡后,赵统、赵广的后裔都留在了四川。赵广的儿子赵咨,落籍在射洪。赵统的儿子赵篡,落籍在凡溪(今西充县一碗水太平)赵村,宗支繁衍昌盛,直到元末,族人因战乱离散,到明朝时,这支赵姓人只剩下8个人。
后来,其中一支的赵权从西充迁到南部县神坝镇桥楼村九龙山下的大木树岩定居,子孙分布在桥楼村,分成3个支派。如今,神坝镇的赵姓人有3000多人。西充的这支赵姓,人口有两万多。
南北朝时期,天水赵氏不少分支迁入中原。北魏时,天水赵氏中的赵达迁到南郑(今陕西汉中),后来又迁到洛阳。西魏时期,赵达的曾孙赵贵脱颖而出,成为西魏八大柱国大将军之一。北周建立后,赵贵被封为楚国公,家族跟着迁到了洛阳。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涿郡赵氏,出了个人物赵匡胤
隋唐时期的赵姓人,其发展势头有所停缓。隋朝末年,洛阳赵氏的一支北渡黄河,迁往今河南济源市下冶镇王树沟村,回到赵衰当年苦心经营的地方。
唐高宗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蛮獠啸乱”后,随军有赵姓将士,在福建定居下来,由此赵姓人进入福建。
唐朝末期,涿郡赵氏中的赵朓,先后出任永清、文安、幽都县令。赵朓的孙子赵敬,在后梁被后唐灭掉时殉难。赵敬的儿子赵弘殷,为躲避父亲殉难引发的灾祸,逃难到今洛阳郊外的夹马营,被乡绅杜爽看中,招为倒插门女婿。
进入后周政权后,赵弘殷官至检校司徒,被封为天水县男(爵),与儿子赵匡胤分别执掌禁军。赵弘殷有5个儿子:赵匡济、赵匡胤、赵匡义(赵光义、赵炅)、赵匡美(赵光美、赵廷美)、赵光赞,其中赵匡济和赵光赞死得早,来不及看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当上皇帝的那一刻。
赵匡胤是如何建立宋朝当上皇帝的,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里不用过多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皇室自称是涿郡赵氏赵广汉的后裔,有宋一代,涿郡赵氏的影响力超过了天水赵氏。
2010年11月底,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一组,一座后蜀时期的古墓被发现,墓主人是后蜀开国功臣、宋王赵廷隐。
赵廷隐是甘肃天水人,最初是后梁的一员裨将。后唐时期,他随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入西川,被孟昶的后蜀政权封为宋王。赵廷隐的大儿子赵崇祚,是我国第一部词选集《花间集》的编著者。
宋元时期 贵为国姓,赵姓得到长足发展
赵姓在宋朝因为是国姓,所以得到长足发展。成书于北宋初的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百家姓》,开篇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把赵姓列在首位,就是因为它是国姓。
其实,宋朝时的赵姓是第四大姓,人口大约有440万,第一大省是河北,大约有62万人,四川是赵姓第三大省。北宋时的皇室贵族,大都住在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靖康之变后,没被金兵俘虏的从汴京逃往全国各地,进一步促进了赵姓人的繁衍发展。
宋朝的宗室分为3个支派:宋太祖赵匡胤支派、宋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
赵匡胤有4个儿子:赵德秀、赵德林、赵德昭、赵德芳,其中赵德秀、赵德林没有后代。
燕王赵德昭有5个儿子,“令”字派主要分布在安徽颍州、四川崇州、江苏泰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浙江绍兴、河南洛阳、湖北荆南;“子”字派主要分布在江苏镇江、浙江衢县、广东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师”字派以后迁居地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临安、浙江云和、江苏太平等。
秦王赵德芳有3个儿子,“子”字派主要分布在浙江嘉兴、江苏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迁居地主要有浙江台州和明州;“师”字派迁居到江苏太平州、浙江婺州等。
靖康之变中,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妃、宗室等数千人被金军掳到北方,在东北地区扎根繁衍,成为当时东北赵姓的主要构成部分。后来,有的赵姓人从东北逃脱,跑到今成都、重庆开县定居。
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跟随南迁的赵姓宗室及臣民中,有的移居江苏常熟、有的到了江西上饶。
赵光义继位后,一直到南宋宋高宗赵构,皇室嫡宗都是他的后裔。赵构把帝位传给赵匡胤支派中赵德芳的第六世孙赵昚(宋孝宗)。此后,直到灭亡,南宋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裔。
赵匡义支派宗室南迁后裔,在赵构让位给赵匡胤支派后裔后,大多从临安迁出,散居在南方各地。“士”字派迁居地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赣州、福建建瓯、浙江绍兴。“不”字派主要迁往浙江临安、金华、浦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荆南、湖南郴州和零陵、广西横县、四川成都和开县。“善”字派迁往地主要有浙江宁波和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和临川。“汝”字派主要分布在安徽阜阳、湖南平江、江西余干和袁州、福建福州等。
赵廷美为人专横骄恣,赵光义继承皇位后,他对赵光义不满,暗中策划,准备篡夺皇位。赵光义把赵廷美降为涪陵县公,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赵廷美的后裔在房州繁衍发展,后世子孙外出为官,主要散居在河南开封和洛阳、福建汀州、山东沂州和济州、江苏昆山和溧城、浙江秀水、江西波阳、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和都江堰等地。
在宋朝较为出名的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治蜀兴川名臣赵抃,四川书画家赵昌,资中籍状元、“天子门生”赵逵和右宰相赵雄,金文学家赵秉文,“永嘉四灵”之一的诗人赵师秀,地理学家赵汝适,画家赵孟坚,理学家赵复等。
元丰元年(1078年),64岁的播州扶欢(今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人赵高峰,考中进士,后出任长沙太守。元祐8年(1093年),赵高峰告老还乡,住在扶欢山。
元末,赵高峰的后裔赵聚财有3个儿子:赵政和、赵政祖、赵政楚。赵政和与赵政祖因担任武职,从江右(今江西)茶陵移镇到湖南祁阳,赵聚财也跟着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移居到湖南。赵政和、赵政祖落业在湖南永州府祁阳县,赵政楚落业在宝庆府。
赵政和的儿子赵诚有4个儿子:赵思和、赵思华、赵思正、赵思礼。明清两朝,他们的后裔有很多迁居到了四川。赵思和支系先是迁到衡阳,后来有的迁到四川;赵思华支系有的迁到遂宁新场赵家沟;赵思正支系中的赵一番迁居到遂宁三合场;赵思礼支系后裔迁居到中江、三台、绵阳、重庆、安居、铜梁、合州、大足、荣县、南充等地。
赵政祖有两个儿子:赵必兴、赵必荣。赵必兴支系后裔迁居到重庆、安居、铜梁、合川、大足、南充等地。赵必荣的子孙先是迁居到湖南常宁县,康熙49年(1711年)入川,大多居住在合川龙凤场。
这些赵姓人后来分衍到贵州遵义、绥阳、桐梓、习水、仁怀,四川古蔺、资中、内江、合江、武胜、岳池、广安,云南昭通、开花,重庆綦江、南川、永川、合川等地,衍生到近500个支系。
南宋末年,赵普后裔赵钟从湖北麻城迁徙到四川渠州(今渠县)。赵钟先是任利州路转运判官,因办事公道,清正廉洁,不贪不占,被封为清议大夫,坐镇陕西汉中。
赵钟长期坚守四川,家人一直住在渠州。南宋灭亡后,赵钟隐姓埋名安居渠州,他的后裔在渠州繁衍生息。
到了元朝,赵匡胤11世孙、赵德芳嫡派后裔赵孟頫,成为著名的画家。元朝著名的赵姓人还有科学家赵元钦,他对圆周率有深入研究。
明清时期 移民入川,赵姓人口急剧增加
元朝灭掉宋朝后,赵姓一些宗族为避祸纷纷改为他姓,使得赵姓人口急剧下降。明朝时,赵姓人口大约有160万,比宋朝时的440万整整少了280万,排名也从第4位降到第12位。山东替代河北成为赵姓第一大省,人口有26万多。
明洪武年间,不少赵姓人迁徙入川,为四川赵姓添加了新的力量,人口急剧增加。宋末因抗击元兵失败而自杀的宋太宗后裔赵良淳,子孙住在湖北麻城孝感。
赵良淳孙子赵文成的大儿子赵宣,进士出身,入川到壁州(今通江)任刺史,并终老在通江,他的子孙在通江繁衍生息。赵文成的二儿子赵明,出身举人,曾在金堂为官,后到广元高城堡后坝德山定居。赵文成的三儿子赵镗,落籍在达州东红岩火峰山。
原籍湖北麻城的赵德天,有3个儿子:赵宣、赵明、赵辉。赵明的后人迁徙到广元,赵辉的儿子赵兴禹迁徙到广元黄洋堡顾店坝。第5代赵玉甫迁到旺苍,定居在银杏、福禄、贯子,其后裔散居在今旺苍、阆中、南江、通江、南部、剑阁、南充等地。
明朝时的赵姓名人较多,政治、文学、艺术方面,都人才辈出。2008年8月,内江市中区四合乡三山村12组碑亭湾发现一座明代古墓,主墓室石门框上雕凿一副楹联:“三朝元老忠良墓,一代名儒理学茔。”竖行楷体书写“明敕建少保赵文肃大洲墓”。墓主是明朝嘉靖时期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和两位夫人。
赵贞吉,号大洲,内江桐梓坝人,南宋宋孝宗时的右宰相、卫国公赵雄的后裔,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并称为“蜀中四大家”。赵贞吉在京任职时,宅邸俗称赵家楼,五四运动中发生了火烧赵家楼事件。如今内江城区沱江边的大洲广场,以前叫大洲坝,内江六中的前身叫大洲中学,都是出自赵贞吉的号。
明朝末期,住在营山的赵有美,为躲避战乱,逃到贵州避难。清初,赵有美带着儿子赵富、赵贵及眷属返回四川,走到岳池迪山坎(今岳池普安镇芶迪寺坎下)时,不小心打破了碗。赵有美认为这是老天有意让他在这里落地生根,就把家安在了这里。
过了一段时间后,赵富带着儿子赵国治、赵国政、赵国安到重庆长寿定居。赵贵则一直跟随赵有美住在迪山坎,他的4个儿子赵国辅、赵国玉、赵国文、赵国明在这里繁衍发展。
住在湖北麻城渔草坪的赵兴祖、赵荣高在明末战乱时入川,在洪州(今洪雅)安宁坝赵桥安家落业。康熙中叶,赵兴祖、赵荣的后裔赵鄂、赵成秀听说大邑晋原一带因长期遭受战乱而地广人稀,就组织族人往那一带迁徙。
族人中,有的迁徙到今温江、郫县、成华区,有的到了今崇州、蒲江、新津、彭州,有的去了今名山、雅安等地。赵鄂把家安在邛崃观音院附近,赵成秀则定居在大邑晋原南乡邓土地房附近,其他还有多个族人居住在晋原。赵成秀娶了当地一邓姓女子,生了个儿子取名赵英。赵英还没长大成人,赵成秀想念洪雅老家,回到赵桥打理家业,另外成了一个宗支。
住在大邑唐场碑亭至三和场一带的赵姓,不断周边发展,使得大邑蔡场赵埂子成为赵姓人口较多的聚居地,其周围也有多个带有“赵”字的地名,如赵林盘、赵河湾、赵烧房等。民国后期,赵埂子周围的赵姓人,每年都到唐场、三和场附近的赵花龙门子赵姓世居地去吃清明会,酒席要摆100多桌。
明末清初,清廷将领赵良栋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曾在四川战斗过。赵良栋的后人身居高位,家族极为显赫。他的儿子赵弘灿,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另一个儿子赵弘燮,官至直隶巡抚,加总督衔,承袭一等精奇尼哈番爵位;赵弘灿的儿子赵之垣,曾署理直隶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