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生活在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在黄帝和郑桓公之间,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帝喾、后稷、古公亶父、周文王、周宜王等著名人物,从周文王数传至周宣王(周厉王之子),时当是西周中叶,为了扩大王室势力,在继位后的第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分封少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并使它成为诸侯国之一这位友,史称姬友,亦即郑桓公。在他统治郑国时,对百姓宽厚、仁慈,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消息传到朝廷,在位的周幽王任命他为司徒,总揽天下朝政,他在新的职位上仍然推行仁政,因而也获得更多人的拥护。只是周幽王是个无道昏君,宠幸褒拟"疏远大臣,结果上下离心,天下诸侯也纷纷背叛他,这时,姬友预感到将要发生一场大的动乱,便思考如何才能自我保全,有一天,向他足智多谋的太史伯请教说:“现在的王室多变故,人心不稳,我怎样才能自全呢?”太史伯说:“应该找一个可以永久依托的地方。依我看,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以东、黄河和济水以南的那片地方,对你最为合适。”姬友问道:“为什么呢?”太史伯说:“因为那是一片十分重要的地方,尽管现在是锐国(今河南荣阳东北)和邻国(今河南郑州南)的势力范围,但两国的君主都是贪图小利、无大抱负的人,当地的百姓并不真心归附他们,您现在是司徒,又受百姓爱藏,如果请求迁居这片地方,两国的君主必然会看在您有职有权的份上,把那里划分给您。您在那里过不了多久,锐、邻两国的百姓也会反过来支持您。”姬友觉得他说得在理,便向周幽王提出东迁的请求。幽王不明白他的打算,也就答应了他。同时,他又把自己打算东迁的事向彼、邻两国国君说明,两国也主动献出了10个村邑的土地,这样,他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把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为正式迁国作好了准备。
由于姬友是郑国的开创者,在去世以后,被人称为郑桓公。到他儿子郑武公时,又攻灭了虢、郐等国,正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郑国。加上这时西周已经灭亡,东周的开创者周平王是在郑国等的拥戴下东迁洛邑的,因此在东周初年,郑国成为离王室最近、势力最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时,由于周夭子巳经没有能力继续控制天下政局,便毅然打出了“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候,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并打败北戎,稳定了东周政局,扮演了一个“替天行道”的角色。关于这点,甚至连周王室也十分感激,多次表示过“我周王东迁,晋、郑是依”的话。只是后来由于其他诸侯和王室近臣的挑拨,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才变得越来越紧张,以至周王室还提出互相交换质子(即用儿子作抵押品)的苛刻条件,对此,郑庄公为了顾全大局,也克制地答应了。但周王室得寸进尺,公然剥夺了郑庄公在朝中的权力,而用虢公来取代他。至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甚至还联合陈、蔡、卫等国的军队,公然向郑国发动进攻。至此,郑庄公再也忍无可忍,率领军队进行杭击,大败王师军队,临阵还射伤了周植王,取得了这场保卫战的胜利。此后,郑国因为打了这场胜仗,地位大大提高一时成为东周初年的猫主。他这时的遏域东到今天的河南开封,南到河南许昌,北越黄河,西到河南荣阳西部的虎牢关,纵横百余公里,比周王室的势力还要大。加上这里土地肥沃,交通发达,商业繁盛,一时成为天下名邦。
郑国在郑庄公以后,由于晋、楚两国在北、南两方兴起,参与中原争薪,受双方夹击,开始走下坡路。此后,庄公传昭公,昭公传厉公,厉公传子亹,子亹传郑子,郑子传文公,文公传缪公,缪公传灵公,灵公传襄公,襄公传悼公,悼公传成公,成公传厘公,厘公传简公,简公传定公,定公传献公,献公传声公,声公传哀公,哀公传共公,共公传幽公,幽公传繻公,繻公传康公,共二十传、十一世、400余年,郑国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和兴衰过程,特别是郑康公时期,由于郑国巳经十分衰落不堪,而强大的韩国又在郑国以南兴起,因此,至康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韩国国王韩哀侯出兵伐郑,郑亡。
郑国自郑桓公建郑至郑康公亡国,前后立国432年。在这段历史上,郑国曾历代相继,创造过十分辉煌的业绩。因此,亡国后的郑国贵族和百姓为纪念故国,纷纷改以国名为姓氏,姓郑,所以,古代的一些谱书都这样记载郑姓的得姓原因说:“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子郑,是为植公。十三世为韩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然,今天的郑姓人除上述一支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代的郑注本姓鱼,明代的郑和本姓马,他们都因不同原因而改姓郑。此外,在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然有人以郑为姓。他们的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然是另有所出,与前述郑祖公的后代井无关系。
总之,正像水有源、树有根一样,郑姓也有自已的姓氏源头和传说历史,在这段历史上,郑姓人的血统来源于黄帝,姓氏来源于郑国,其中有郑桓公等重要祖先。弄清了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对它作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