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源于姬姓郑国,是一个因采用国名而产生的姓氏。史载周宣王封幼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建立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的谥号为桓公,故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入朝任司徒,见幽王无道,便向一位被称为太史伯的求教自保办法。太史伯告诉他,在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虢、郐两国之间有一大片土地,交通便利,物产富饶,你可以先把家室和财产安置在那里,再找机会控制这片地方。桓公依计而行,只可惜还没有把一切安顿好,他就在“大戎之难”中被杀害了。此后,他的儿子郑武公继承了他的遗志,帮助周平王建立了东周,因功被赏赐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了新的郑国。这以后,他的子孙便在这一带繁衍发展,世袭郑公称号。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子孙,播迁于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以原国名为氏,即为郑姓。
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那里古代曾是荥阳郡的管辖范围,故在郑姓中国人中,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在中国郑氏的七大郡望中,“荥阳”居首位。
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郑姓是名列第23位的人口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8%。其分布甚为广泛,尤以浙江、福建为多,这两省的郑姓,约占全国汉族郑姓人口的22%。
在今清远市,郑姓是名列第26位的大姓,4.5万人,分布上以佛冈、清新、清城为多,这3地的郑姓人口占全市郑姓总人口的70%。
郑姓在今清远市域的出现,始见于两宋时期的古英州。北宋时,英州(今英德市)有个叫郑总的人,一生迷恋于道术,撰有罗浮仙人《蓝乔传》。此书至今仍存。时贬惠州的苏轼与其甚有交往,并有诗相赠。还有一个叫郑敦义的举人,官潮阳县令。为官清正,拒办宫市。上书进谏,规劝人君宜顺民心而施德政,上亦嘉纳,命为兴庆军节度使。任内务农重学,颇得民心。至南宋,英州郑玠父子均是闻人。郑玠,字太玉,少博学,通经史,工于诗文,后选入太学。嘉熙(1237~1240)初年以上舍对策,极言天下事,为考官李昂英所赏识。淳祐四年(1244)中进士,知博罗县。尝结庐于罗浮山,政暇读书其中,自号“幽居野人”。时有异人自称逍遥子,常相与唱和。玠治邑清严不苟,政通人和,人称有曹参之风。部使行考后力荐,擢太府寺丞。其子康佐,淳祐十年(1250)乡贡,咸淳年间(1265~1274)知惠州。郑玠父子俱工诗文,今各存诗数首。但古英州的这支郑氏的后裔去向已无从查考,今英德市境郑姓多为佛冈迳头郑氏的后裔。
市域现居郑氏,连州西岸回澜郑氏是较早迁来的族支之一。该支郑氏的先祖原居河南郑州,唐末因官江西太和而南迁。五代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为求平安,族祖衡瑜携眷辗转徙居湖南新田县与嘉禾县交界的陶岭。衡瑜生育四子,长子承福移居宁远县立业,次子承禄移居新田县立业,三子承祖移居嘉禾县立业,四子承祐移居蓝山县洪观乡,为该乡郑家村的开基始祖。连州西岸郑氏由蓝山郑家村分枝而来。郑承祐的6世孙郑广德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由该村移居连州西岸回澜另立新支,成为郑氏入连始祖。这个家族在连州已历800余年,传承31代,后裔散布西岸、东陂、星子、龙坪、三水和连州等地,逾3000丁口。其中,发祥地西岸有族属1100余人。
佛冈的水土对郑姓人特别滋润,使之成为清远郑姓人口最多的县域,现有1.22万人。其发祥地在迳头大陂,又分大陂圩郑氏和大陂龙塘郑氏两个支派。
大陂圩郑氏原为冯姓,其太上祖冯乐宣原居福建汀州府,为宋代官员,曾为官粤北韶州,后升江西南昌府正堂。其第13世孙冯法进,移居韶州翁源。法进的孙子念四郎迁居英东回龙(今属新丰)堂村,娶宋氏、郑氏为妻。宋氏生伯一、伯二两子,郑氏生一子伯三。念四郎死后,宋氏的两个儿子迁居英德,仍为冯姓。郑氏则携所生的儿子伯三回娘家程乡(今梅县),依靠儿舅的接济为生。程乡多强宗大族,郑母为使儿子免遭欺凌,劝儿改从舅姓。于是,冯伯三从此改姓为郑。郑伯三成年后娶妻钟氏,生聪千、容千、成千3子。长子聪千素有回归祖居地英东拓搌家业的宏愿,乃于明正统(1436~1449)初年自程乡返英东大陂圩(今属佛冈迳头镇)开创基业。家业初兴后,他又回程乡接其母钟氏及两个兄弟来大陂安居,后又与其弟取父亲、祖母的骨骸归葬英东。
大陂郑氏奉郑伯三为一世祖,至今已传20余代。这个家族从第3代开始,陆续分枝散叶,向外地拓展。后裔散布佛冈迳头、水头、石角诸地,人口逾万;英德鱼湾、大镇、青塘、沙口、横石塘、云岭等地的郑氏均是这个家族的分支,有名于当地的英城郑家巷即为郑伯三长子聪千派下所建;清城源潭石古坦和市区天湖塘等地的郑氏亦属这个家族的成员。此外,这个家族还有分支移居韶关曲江、翁源、乳源,广州增城,肇庆四会、罗定和广西苍梧等地,演绎成为分布广远的大家族网络。
大陂龙塘郑氏于明中叶从博罗县迁来,始迁祖叫郑国美,系荥阳郑氏85世祖,当地习称这个家族为“老郑”,以与大陂圩源于冯姓的郑氏相区别。郑国美生彩云,彩云生德先、祥日、德修3子。德先后移居南海大沥,德修移居广宁威井,祥日留居龙塘,后裔散布迳头各地。至清乾隆十年(1745),祥日后裔中的永坚、永贤、永先兄弟由迳头迁居今清新浸潭大陂头发展,今已成为当地望族,有2300丁口。
佛冈大陂的两支郑氏排辈的字派原来有异,清康熙年间,英德县所有郑氏使用统一的字派排辈,后为周边县地郑氏采用。大陂龙塘郑氏亦从第90世(荥阳郑氏世序)开始使用,大陂圩郑氏则从第11世起开始采用。清同治三年(1864),这两支郑氏在大陂圩合建了郑氏宗祠,使用“通德”堂号。
清新禾云郑氏来自三水县,开基祖叫郑云,入迁于明代中期。当时,郑云与同乡植禾峰相约觅居,结伴北行,当走到今清新禾云时,见其地风景优美,遂开村置居。因他们的新居地原无名称,两人便从自己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禾云”之名即由此而来。禾云郑氏已传承20余代,族众散居禾云、鱼坝、沙河、龙颈等地,逾3000丁口。曾任广州市东山区政协主席的郑广祐,即出自禾云郑氏族支。
清城区有近9000郑姓人,支派繁多,来历较为复杂,有来自佛冈的,有来自丰顺的,还有来自博罗的,还有从河南迁来的。在分布上以洲心、龙塘、横荷3地为多,其中洲心多达2600人。入迁最早的是龙塘定安郑氏,其祖先于宋代从河南郑州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34代,现有700余人,主要分布在定安的锅底冲、鳌岗地、新郑屋、狮子石等自然村。这支郑氏在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出了1名中宪大夫郑拨彰,清光绪二年(1876)出了1名广东乡试第3名的举人郑兆熊,因而成为荣耀乡邻的家族。族人们集资在定安修建了面积达3747.6平方米的纪念先祖郑桂轩的宗祠。
阳山有2100多郑姓人,主要分布于阳城、七拱、黎埠、太平、秤架等镇。其中较有名气的是七拱新圩杨梅坑郑氏,这支郑氏的开基祖于清乾隆中从台湾迁来,至乾隆六十三年(1795)出了一名进士郑士超,累官至浙江、广西、河南道监察御史,久居台谏,勤于政务,清廉正直,与同为台谏的牟栖霞同享盛誉,被时人誉为“台中二凤”。
佛冈作为清远郑氏人口的第1大县,同时也是哺育郑姓历史人物最多的县域,较有名气的有郑开缙、郑景初、郑玉符、郑国庚、郑江萍等。
郑开缙是佛冈迳头人,清嘉庆壬戌科(1802)武进士。该科武举最后一项考试是挺举圆武石。传说郑开缙在顺利地将圆武石举过头顶时,因想趁机偷看亲临考场现看武功表演的嘉庆皇帝的尊容,稍一分神,圆武石从头顶滑落于地。他急中生智,忙飞腿踢动圆武石,使之就地旋转起来,不仅掩盖了失误,还赢来台上台下一片掌声,连嘉庆皇帝也微笑地击掌。主考官随即询问郑开缙的演技名称,他脱口而出:“落地车麻”(即落地陀罗)。考官们甚觉新奇,便一致通过他武举及第。
郑景初是佛冈水头人。年青时考入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渴望学到救国救民本领。但当他看清校方意在培植私人羽翼目的时,便毅然弃学回乡,立志兴教育才。民国4年(1915)在家乡水头创办文源学校,亲任校长,施教育才,引得周邻乡村学子慕名就读。尔后,他参与创办汤塘致远小学、大陂觉民学校,并受聘为校长,还出任过县立高等小学校长。民国18年(1929),他受聘为刚创办的县立师范学校校长。是年冬,他又与朱墨缘、郑镜初等合力筹办县立初级中学。郑景初为发展佛冈新式教育事业贡献了毕业的力量,直到双目失明后才告别教坛。
郑玉符是佛冈迳头人,清末秀才。后入广东政法学校深造,毕业后取得律师资格,为有史以来佛冈县职业律师第1人。民国36年(1947)11月21日至23日,在佛冈选区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郑玉符以自由职业团体代表当选为佛冈县出席第一届国民大会的代表。
郑国庚是佛冈烟岭人,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毕业生。曾在国民党62军任过连长、营长、军部军械处主任等职。民国36年(1947)被裁员返乡,担任佛冈二区联防大队长。1949年5月率部起义,改编为北一支独立大队,任大队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北江公署任科长,1952年病逝。
郑江萍是佛冈水头人。1938年参加中国***,先后在佛冈、清远、连县、广州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连县宣传部长、华南分区宣传部理论处干事、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共清远县委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党组书记和副主席等职务。他长期从事文艺创作,一生著述甚丰,涉及小说、戏剧、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其中,剧本《过江龙》是获奖作品。有专集存世,是清远市域当代作家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佛冈郑氏地理人才中,佛冈迳头堪称诞育中心地,除上面说到的郑开缙、郑玉符外,当今产生了郑大田、郑中禄、郑大杞、郑承祥、郑坎均、郑圣擎等6位高级工程师和1名副教授郑剑辉,还有从政的郑大浪,曾任广州市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可谓人才济济,地灵人杰。
清远建市后,原清远县籍医卫人才郑淑姝曾任第二届至第四届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史志园地】 族众多为宏帙裔的谭姓
【史志园地】 “光荣之村”扬族名的成姓
【史志园地】 明有“二万”耀族史的钟姓
感谢关注史志清远微信公众号